当前位置: 首页 > 历史 > 正文

三国时期蜀汉为什么是最早消亡的一个 原因出在什么地方

对三国为什么蜀国先亡?真实原因只需4个字,诸葛亮不敢说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,趣前史小编带来具体的文章供咱们参阅。

三国那场大戏,自从蜀汉亡国,就不太好看了。

公元263年,司马昭主政的魏国大举出动戎行伐蜀,才3个月,蜀后主刘禅便抛弃反抗,带着太子和诸王出了成都,自己反绑双手、用车拉着棺材(面缚舆榇)向魏将邓艾屈服。割据西南42年的蜀汉政权自此云消雾散。

这么大一个前史事件,总要有功过对错之争,且不说取胜方魏国,后世很多人以为蜀汉消亡的首要职责人是姜维,说他在大将军任上连番北伐,却百战百胜,虚耗了国力。但姜维北伐在战略层面上并没有错,他只不过在连续诸葛亮以攻为守的国策罢了。

公元220年三国局势图

诸葛亮写给蜀后主刘禅的《后出师表》里说,“以先帝之明,量臣之才,故知臣伐贼,才弱敌强也。然不伐贼,王业亦亡;惟坐而待亡,孰与伐之?”

蜀国地形险绝,易守难攻,朝野上下都以为,只需严守关口,就能安安稳稳过日子。唯有诸葛亮深知其间好坏,关起门来过日子是行不通的,与其束手待毙,不如以攻为守,蜀国才干更好地自保,并捕捉发展时机。

有些话诸葛亮不能明说,蜀国的地舆优势一同也是丧命缺点,这个咱们后边剖析,先简略说说魏灭蜀之战和姜维。

三国中蜀国实力最弱,司马昭在灭蜀前一年说过,“吴地广阔而下湿,攻之刻苦差难,不如先定巴蜀。”意思是东吴疆土大而水网多,比较难打,所以先拿蜀国开刀。

说白了,吴国有长江天险和强壮的水军,攻击吴国的战前预备可不是短时间就能完结的,何况东吴名将陆抗不好惹,陆抗在一天就能保东吴一天安全。而蜀国人才凋谢,虽然大将军姜维才能尚可,但不被刘禅信赖,威望远不如之前主政的蒋琬和费祎。司马昭先打蜀国是对的,柿子要找软的掐。

但是,司马昭提出伐蜀时,朝廷共同对立,魏灭蜀的大功臣征西将军邓艾也以为机遇不成熟,只需镇西将军钟会附和。终究仍是司马昭力排众议,又派人说服了邓艾。

魏军出动18万人马,其间钟会率东路军12万人,分三路攻汉中;邓艾率西路军3万余人,从狄道进逼姜维驻防的沓中(今甘肃省舟曲县境内);雍州刺史诸葛绪的中路军3万余人出祁山,奔武街(今甘肃临洮东部)、阴平桥头(甘肃文县境内),抄姜维的后路。

蜀国悉数军力只需10万多点,大致散布是汉中方向2万,沓中姜维部2万,成都及周边驻军3万余,南中1万,东部吴蜀边境2万。魏军原计划攫取汉中之后进逼成都,所以分出两路大军抵挡姜维,使其不能回援汉中。

诸葛亮身后,蜀国国防战略逐步改动,本来要点防卫的汉中区域驻军数量显着削减。由于姜维北伐的方向在陇西,不再从汉中出动戎行,调整了军力布置。

汉中是益州的咽喉,战略意义极重要。最初刘备攫取汉中后,采用诸葛亮的主张,构筑汉城和乐城,屯兵驻扎,加上汉寿和阳安关的驻军,汉中兼具进攻和防卫的功能,诸葛亮五次北伐,有两次取道汉中出动戎行关中。

所以后世有人以为,姜维削减汉中的守军,是“开门揖盗”,“汉所以亡”。实际上,姜维仅仅抛弃了从汉中出动戎行的战略,抽调军力向陇西北伐,汉中仍旧保留着必要的防护力气。究竟蜀国就那么点军力,汉中的防护战略从全面防护改为守点待援,汉、乐二城各驻军五千,便是这种功能。

邓艾偷渡阴平

从战术上看,姜维的布置没什么缺点。蜀国朝廷得知魏军来攻,当即派廖化带兵驰援沓中,张翼和董厥赴阳安关(汉中西北门户,旧阳平关)助战。蜀汉朝廷又指令,除了阳安关守军,汉中的军力一概退守汉、乐二城,“敕诸围皆不得战,退保汉、乐二城”。

这是坚壁清野的战术。但钟会的西路军有十几万,所以分兵围住汉、乐,亲身带兵打阳安关。阳安关很险峻,张翼和董厥途经阴平,为防范魏将诸葛绪进军建威,停留了一个多月。谁知阳安关刚一开打就坏事了。

阳安关副将蒋舒谎报出动戎行迎战,效果临阵投敌,毫无思想预备的主将傅佥没来得及安排防护,力战而死,阳安关失守。钟会大喜,率军势如破竹。

另一边,姜维在沓中跟魏军刚一交手,传闻魏军现已围住汉城和乐城,赶忙带兵奔赴汉中。效果在路上被魏军追上,吃了败仗。又得知魏将诸葛绪现已堵住阴平桥头,姜维成心绕道,故弄玄虚要包围诸葛绪的后路,吓退诸葛绪,然后又从阴平回汉中。

还没到当地,马队飞报阳安关失守,姜维只好退到白水,路遇廖化、张翼和董厥部,一同赶到闻名的剑阁协防。钟会十万大军被挡在剑门关,步履维艰,到后来粮草不继,钟会请示司马昭,预备退兵时,西路军邓艾决议“捡漏”,上书要求钟会持续操控剑阁的守军,自己挑选精锐军力偷渡阴平道。

邓艾成功了,催促部队在阴平的崇山峻岭抢修栈道,行军数百里,忽然出现在江油关,蜀将马邈毫无防范,不战而降。蜀国朝廷急令诸葛亮之子卫将军诸葛瞻带兵迎敌。

姜维该不该背锅

邓艾奇兵出阴平要感谢蜀国操纵朝政的宦官黄皓。黄皓一贯忌恨姜维,没少说对方的坏话,刘禅也对姜维起了猜疑,以至于姜维不敢回成都。魏军伐蜀之初,姜维给刘禅的奏书里说,赶忙派兵守好阴平桥头,可黄皓迷信鬼神佑护,以为魏军打不进来,刘禅也没把姜维的奏书当回事。

实际上,邓艾奇兵入蜀的首要效果在于心思震慑,对蜀国构不成多大要挟。史书没有记载邓艾偷渡阴平后还有多少兵,之前分兵反击加上战损,过阴平道前又挑选精锐,有万把人就不错了。抵达江油,邓艾这支部队现已疲惫不堪,粮草将尽,“接近危殆”。

蜀国分明有才能消除邓艾的孤军,但受命迎战的诸葛瞻贻误战机,邓艾得以休整部队并开进成都平原,诸葛瞻兵败身亡。蜀国上下一片惊惧,光禄大夫谯周劝刘禅降魏,所以就有了本文最初那一幕,刘禅开城出降。

却是刘禅的第五子北地王刘谌极力劝止降魏,恳求“父子君臣背城一战”,但无法改动其父心意。刘谌不肯受辱,在供奉刘备灵位的昭烈庙大哭一场,回去亲手杀了老婆孩子,然后自刎而死。

蜀国降魏太快,其时东吴正要出动戎行援蜀,部队刚动身,这边邓艾现已完结受降仪式了。

“千里山河轻孺子,两朝冠剑恨谯周”,这是唐朝诗人罗隐的名句,谯周被后人骂得遍体鳞伤。

明末清初史学家王夫之的观念很尖锐,他以为,黄皓和陈祇之流迷惑庸主刘禅,无视国政,而谯周作为蜀国学者的代表,不敢有所谏言,却责备姜维发兵北伐。谯周这样做,无非是取悦民众和宦官宠臣,也取悦了魏国,好保全自己的富有,“(谯)周之罪通于天矣!”

再说姜维,正在剑门关抗敌,忽然接到刘禅的指令,让他抛弃反抗,屈服魏军。姜维极不甘愿,假意降魏,方案寻机起兵。惋惜凭他一人之力现已成不了大事,终究计划暴露被杀。

假如非要找蜀汉亡国的职责人,除了后主刘禅本身的问题,以谯周为首的文官职责最大,然后是黄皓和陈祇之流,终究才是姜维。再说,诸葛亮身后,蜀国缺少一流的人才,姜维也算尽心极力了。

诸葛的苦心

对蜀国的结局,诸葛亮早已料到。

蜀国操控着巴蜀和汉中,确实具有先天的地舆优势,好像铜墙铁壁。但是古人有言,“恃险必亡”,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。历朝历代,妄图凭险坚守的割据政权不计其数,又有哪一个持久的。

东汉光武帝定都洛阳,北宋赵匡胤定都开封,都以无险为险。当然,洛阳比开封简单防卫,开封更是四战之地,赵匡胤曾计划迁都洛阳,原因之一是为了遏止皇太弟赵光义的翅膀实力,效果赵光义说了一句“在德不在险”,赵匡胤的迁都计划就流产了。

假如一支戎行把御敌的期望寄予于天险,就会失掉斗志。就像邓艾刚到江油,蜀将马邈不战而降,拱卫成都的部队也毫无战斗力。所以蜀国的有利地形也是丧命缺点,凭险坚守死得更快。这便是诸葛亮固执北伐的原因。

至于诸葛亮在“隆中对”里说,“益州险塞,沃野千里,天府之土,高祖因之以成帝业”,那要结合前史背景去看,此一时彼一时,由于最初刘备还没有立锥之地,拿下益州是仅有挑选。

凭蜀汉的地舆优势和归纳实力,还不足以和北方区域争雄。汉高祖刘邦之所以效果帝业,不光具有巴蜀,更重要的是还占有着关中。关中的战略地位更重要,进可抢夺全国,退可割据一方。唐朝也是操控关中之后平定全国的。

诸葛武侯是尖端的战略家,怎能不知其间好坏。其北伐战略在隆中对里说了,“全国有变,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、洛,将军(刘备)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”。关中古称秦川,宛、洛指南阳郡和洛阳区域。

问题是,公元220年东吴攫取荆州后,蜀军失掉了东出宛、洛的通路,蜀国北伐成功的时机不复存在。魏国兵多将广,谋臣如雨,诸葛亮情知打不下关中,所以5次北伐有3次从祁山出动戎行,即陇西方向。

诸葛亮出动戎行陇西方向的真实意图,是攫取天水、南安和安靖三郡。那里相同地形险峻,民俗彪悍,假如蜀国占据该区域,又多了一道屏障,武都、阴平都在掌控之中,防卫更为紧密,向外打破的时机也更多。惋惜马谡街亭失利后,蜀国又丢了陇西三郡。

蜀国不管北伐与否,终究都会被华夏王朝吞并,国祚长短取决于北伐效果的巨细。但诸葛亮总不能对部将明说,蜀国“恃险必亡”,北伐是以攻为守,那样太冲击士气。

结语:诸葛亮的一片苦心六合可知,日月可鉴。后来蒋琬改动北伐战略,计划以水军沿汉、沔东下,攻魏兴、上庸,较为失算,费祎则无意北伐。姜维却是理解诸葛亮的战略,持续北伐陇西。

惋惜姜维的才能不能跟诸葛亮混为一谈。公元256年,姜维在段谷之战惨败后,蜀国再无力建议像样的北伐,只需等着亡国了。

参阅文献:《三国志》、《资治通鉴》

发表评论